水稻纹枯病

水稻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所引起的、发生在水稻上的病害。该病主要发生在叶鞘和叶片上。发病初期,先在近水面的叶鞘上发生椭圆形暗绿色的水渍状病斑,以后逐渐扩大成为云纹状,中部灰白色,潮湿时变为灰绿色。

水稻纹枯病在中国稻区为害严重,主要分布在浙江、江苏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和台湾等省。该病多在高温、高湿条件下发生。

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分为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,药剂防治主要选用井冈霉素、甲基硫菌灵等进行防治。

水稻纹枯病分布在中国以南部稻区发生较为普遍,主要分布在浙江、江苏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和台湾等省。

水稻纹枯病从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,一般在分蘖盛期开始发生,拔节期病情发展加快,孕穗期前后是发病高峰,乳熟期病情下降。该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,适宜范围内,湿度越大,发病越重。田间小气候相对湿度为80%时,病害受到抑制,71%以下时病害停止发展;气温18-34都可发病,以22-28最适,因此,夏秋气温偏高、雨水偏多,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发展。田间菌源量与发病初期轻重有密切关系,历年重病区、老稻区、田间越冬菌核量大时,易导致初期发病较多。水稻栽插密度过大,稻田偏施、迟施氮肥,连续灌深水、连年重茬种植,有利于病害发生。粳稻品种一般较易感病,籼型杂交稻比较耐病。


ABUIABACGAAgpaWRiwYowJK2NTD0Azj9Ag
电话:010-82178178 | 邮箱:rscrop@aircas.ac.cn | 邮编:100094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

Copyright ©2019-2022 植被遥感机理与病虫害应用团队
ABUIABAEGAAgt8ySigYo_O-aqgcw0A84qQQ


数据采集助手-安卓
微信公众号